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Re: [問卦] 有沒有中國民族性的八卦?

文章代碼(AID): #1BXr9ocv (Gossiping)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中國民族性的八卦?
時間 Fri Feb 26 12:47:44 2010
───────────────────────────────────────

※ 引述《cxzdsa (cxzdsa)》之銘言:
: 近幾年不難發現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無所不用其極的在炒作"中國人"這三個字
: 到現在,幾乎每個大陸人都很在意這方面的問題
: 說話也變成動不動就是國家/民族情節
: 還有電影從打十個的葉問,孫中山的十月圍城,此類背景的大陸電影中
: 的對白大多都有"你是中國人" or "我是中國人"這種話語
: 每次我聽到,我都會覺得怪怪的,炒作有必要到這種地步嗎?
: 難道說,這是大陸邁向世界級強國的手段之一?
: 抑或是發產民族情節以利統治?
: 請問有沒有這方面的八卦呢?

在有些時候, 「中國人」是需要的. 如果單純用孫中山的十月圍城, 葉
問這種時代背景來看, 中國人三個字最基本的就是在吃緊的時候, 減少
自己被出賣的可能性, 共同謀求利益.

十月圍城的背景是反清, 先不談他想要建立自己的政權, 孫中山追求的
是脫離清政府的統治, 當時所說的中國人至少不包括滿洲人, 而中國人
就是用來團結被稱為漢人的人的方式.

葉問的背景是抗戰, 當時葉問所在的廣東, 面對的是日本的軍事威脅,
簡單來說, 和臺灣今天面對的「幾百枚飛彈對著你」是相同的情況, 強
調中國人的身份認同, 本身就是團結去抵抗別人強迫行為的武器.

如果你單純站在那個時代, 那個立場的角度看, 強調他是中國人, 是有
實際的需要, 因為他們要面對的是即時而且明顯的外來壓力. 在面對壓
迫時, 你第一個要想的, 是你跟你能找到的支援的「共通處」.

形成「中國人」, 是因為有共同的敵人的結果. 當有共同敵人的時候,
這是重要的工具. 不論宗教還是價值觀還是身份認同, 這些都是為了較
輕易地建立信任.

我們通常說這些叫「泛____主義」, 例如「泛斯拉夫主義」, 「泛日耳
曼主義」, 中國人本身就是「泛漢主義」.

這本身沒有善惡, 就是一種好用的工具而已, 你總有需要他的時候.

但也因為這種工具本身建立在共同敵人的前提下, 一旦共同敵人被擊倒
了, 這種工具的效力就會大減. 因為大家不再有急迫的需要, 這種工具
的重要性就變得虛無了, 之後有位大陸網友說, 「賺錢不是比搞誰是中
國人重要嗎? 」.

對, 事實就是這麼簡單, 當我們不是活在戰爭的時代或者被政治侵吞的
威脅下, 這種共同性就沒有了指向的對象. 共同敵人是很重要的.

去到這地步. 這就產生了副作用, 那就是需要找一個共同的敵人, 結果
要不就是製造假想敵, 要不就是真的找一個敵人, 要不就是強調「我們
應得的比現在所得的還多」, 宣告更多的自己的應得利益, 再將任何對
該利益有興趣, 或者該利益本來的擁有者, 視為敵人.

這就是為何這種想法最終很容易變成法西斯主義的原因, 當那不再是抵
抗侵略的武器時, 那就會變成侵略人的想法.

世界上的安全是沒有保證的, 所有國家都有可能衰亡, 當想要保存自己
的想法過度發展, 自然會得出一個結論, 就是「將威脅在形成之前消滅
」, 否則還有甚麼方式保證自己安全? 而這個結論所導致的想法就是侵
略性.

而這時候, 「泛__主義」就會變質, 由團結一群受害者自衛的形式, 變
成一種要別人服從自己的理由, 簡單點說, 我是為了好, 我是來保護你
的, 所以你為了自己好就該聽我的話, 否則我既不保護到自己也保護不
了你, 唯有就先犧牲你只保護自己了. 所以我要先殺掉你.

而這個「泛__主義」也會因此範圍越擴越大, 因為勢力越大, 面對的威
脅就越多, 除非你統一了地球, 否則你只會越來越樹敵.

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主張的就是這樣的泛東亞主義, 當時美國顧問
李仙得, 言明日本要保護自己, 提議日本去控制臺灣, 朝鮮半島和滿洲
, 而日後又為了這些地方, 變成了要對中華民國開戰. 最終因為對中華
民國開戰, 就開軍進南洋及印度.

那個大東亞共榮圈的範圍越來越大, 由本來的日本, 到日韓, 到日韓臺
, 到東亞人, 黃種人, 再到連東南亞和南亞都包進他們的理論, 單單針
對白人. 便是這種思想的演進活例.

這就產生了憤青: 一種在自保需求下產生的強大侵略性.

這種侵略性是惡性循環, 因為侵略性而樹敵, 但那個敵人又扼著自己某
個重要的弱點, 所以他不能是敵人, 無力和對方達成共識又不容忍對方
的背叛, 唯有實際控制他. 那就是軍事侵略或政治吞拼, 然後因為這樣
, 引起四周國家更大的戒心, 樹起更多的敵人.

無法被信任, 也無法信任別人, 就是這種泛____主義的結果, 因為你依
賴了你要那個身份才能信用人和被信用, 你就失去了跟身份不同的人互
相建立信用的能力.

而這樣的想法去到最後, 還是會彌漫著很重的被害者情緒, 覺得自己是
被壓迫才會做出所有的做法和想法, 一切都是被迫的, 只是時不予我,
大日本帝國便是如此. 一切都是因為白人侵略東亞, 日本才被迫領導黃
種人反抗. 一切戰爭都只是為了防禦, 而只是防禦之前當然要先將防禦
變得可行, 而將「防禦的障礙先予以排除」.

所以你問是不是國家炒作出來的? 一半是, 一半不是. 當這件事運行到
一半的時候, 就算國家想讓大家冷靜下來, 也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當一
個人面對現實的生活艱境, 例如貧窮, 生活壓力, 失業, 將這個艱境寄
託於「未來國家的強盛將會改善我的生活」是一種精神寄託. 他們能夠
寄望的是甚麼? 個人而言, 沒有金錢, 沒有價值.

唯一能寄望的是整體, 希望能夠讓自己所屬群體的身價集體提升, 從而
令自己也有價值提升的機會. 即使那是不切實的. 更切實的, 或者就是
透過身份去排除掉一些競爭者, 或者用身份去直接搶奪另一些競爭者的
財富.

希特勒面對的德國, 是在蕭條, 失業底下, 很多人食不果腹的德國, 人
民想要理智地捱過再一段又一段困苦的時期, 還是直接向外國企業, 猶
太人開刀, 使自己在尊嚴和期望上好過一點? 理智而不快樂的生活, 肯
定不及不理智而有希望的生活好.

像希特勒如果他上臺就是想要壓抑德國人對法國的不憤和仇恨, 要德國
用痛苦而健康的方式發展下去, 那他被轟下臺的機會比較大, 而利用民
情的結果就像你看到的歷史那樣.

有時不是國家故意炒作, 而是一些前人遺留下來沒收拾好的東西, 國家
操控這種情緒, 有時也只是在有需要時, 像向著火堆取暖一樣, 沾一點
好處而已, 不夠暖的時候會加一點柴. 但這個火當然也會有失控而燃盡
自己和四周的鄰居的可能性.

作為鄰居的我們, 實話說, 站在對他們好也是對我們自己好的立場, 留
意這個火怎樣燒, 以及提供他們多些不同思想上的選擇, 在需要時提供
協助, 證明「不同身份和不能信任是兩件事」, 比起責怪這個陳年舊物
的害處更有意義.

很多時, 別人想的也只是自己需要求援時, 能夠有人伸出援手而已, 如
果這件事是有保證的, 大部份人都不會變態到想要建立大帝國的.

--

基於飲水思源的理念, 還是該打的廣告,
hkday.net --- 碩果僅存還願意和其他地區轉信的香港 BBS

--


推 lzwyuse:原po的文都這麼長嗎 END 02/26 12:52

如果你要想把東西條理分明的解釋至肯看的人會看得懂, 那就要
那麼長.

如果你不在意別人懂不懂, 也不在意有沒有根據, 不在意脈絡,
文章可以很短.

這篇文章也縮成「因為懦夫需要人多才能壯膽」這麼簡單的理論
, 還可以贏得很多人的喝采, 又合乎事實, 但我不覺得說這種話
對世界有甚麼益處.


→ trashken:不同意中國人是泛漢主義 至少在民國以後不是 02/26 14:57
→ trashken:中華民國史上也是有很多重要少數民族人物 比如薩鎮冰 02/26 14:58
→ trashken:白崇禧 栗裕 高志翔 ....等等 抱持中國人信念的 02/26 15:00
→ trashken:並非只有漢人 中國人指得應該是中華(國)國族 02/26 15:01
→ trashken: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算是鄰居嗎... 02/26 15:04
→ trashken:香港也是有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02/26 15:04
推 trashken:泛X主義也未必要強調被害 只要有夠強的理由把一群人凝聚 02/26 15:11
→ trashken:在一起就可以 對岸現在強調得最多是隱性的被害 02/26 15:12
→ trashken:可以說是所謂的歷史傷痛 和中國曾經輝煌的過去... 02/26 15:13
→ trashken:不過我是覺得中國可以專指政治個體 屬於或是曾經屬於的 02/26 15:14
→ trashken:就稱之 02/26 15:14

在美國獨立戰爭的時代, 波士頓的美國人, 他們的身份認同認為自己
是 British.

如果用這種方式去算「算是鄰居嗎」, 又或者「未必強調被害, 強調
得多的是隱性被害」, 那本身都是屬於一些不確定, 比較是以感覺多
於據理的反對方式.

又舉白崇禧為例子, 他說過「沒有回族, 只有信回教的漢人」, 而本
來就是有些人把他趕出了漢人的定義外才不是漢人, 而不是他自己不
是漢人地抱持「中國人」的信念. 泛漢主義的定義就更廣, 「藏文」
是「中文」嗎? 有些人要稱「藏人為中國人」可能是沒問題的, 而他
們卻常強調「中國人不只漢人」, 偏偏一旦涉及「中國文化」的時候
, 就產生了「少數民族」進行一種開宗明義的邊緣化.

如果拿白崇禧作少數民族的例子, 去說那不是泛漢主義, 你問他本人
, 他也真的不知想說甚麼好.

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泛漢主義, 把一個重度漢人身份認同的人, 趕成少
數民族, 再用他是少數民族的身份, 說這不是主張泛漢主義, 這根本
就非常的勉強.

如果「中國」的認同只是地理性或政治性的, 那就不是民族, 但偏偏
又很喜歡說中國是個民族國家, 不斷尋求 PRC 裡的國民, 血緣上的
關係, 甚至力證文化上的一致性, 去到人工地製造一致.

但如果只是政治性的認同, 是個聯邦或者帝國, 大家站在一起只是因
為政治經濟利益共同------就不用製造一些子虛烏有的理由了, 當初
會提出「漢族」, 「回族」, 然後把白崇禧這個漢人打成回族, 正是
這種偏執, 鑽牛角尖的人工化修飾構成的惡果.

我們要尊重的是個人的身份認同, 並確定個人的身份認同, 可以透過
制度去轉換地域對國家的認同, 而這是可變的, 而不是不變的. 而「
中國人」這個企劃, 去到某個階段, 當很多別人產生離心時, 就倒過
來說變成以強迫性接受, 強迫性趕走為主軸, 這就已經變質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