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Re: [請益] 想問一下 大家對BBS搜尋引擎的意見

文章代碼(AID): #16h6Gu62 (ask-why)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想問一下 大家對BBS搜尋引擎的意見
時間 Sun Jul 29 17:56:06 2007
───────────────────────────────────────

※ 引述《Oikeiosis (怎麼啦)》之銘言:
: 現在發現其實也很容易被人家通通找出來 於是就遷怒提供這種方便服務的人
: 這種守舊的心態並不可取
: 除非BBS的社群垮了 否則這種服務一定會出現的
: 不可能會因為這些人的情緒性反應而讓世界停止前進的

其實說上法律名詞是一種誤用, 因為這世代大家都有看電視, 所以
往往會用一些從傳媒聽回來的詞語去形容自己所表達的事情. 私隱
權在這裡是一種誤用.

如果真的要說問題的本質, 就是貼文本身不僅是針對討論題材, 也
是針對地方的.

雖然有說互聯網將世界連結在一起, 不過, 其實地理上人類本來就
連結在一起, 國界是人類人工地畫出來的. 網絡最終也展現出, 即
使沒有可視的國界, 人類還是會在虛擬世界畫出國界, 或者類似國
界的東西出來.

在管理網站上, 很多人主張不應該有題材重覆的看版, 這是基於大
家是認為, 資訊歸類只應該根據資訊的類型. 如果同樣是旅遊的資
訊, 就應該放在一起, 而不應該放開兩個地方, 除非是就當中的次
題材細分.

但真實應用上, 大家貼文除了考慮題材本身, 也會考慮地理, 而網
絡上所謂的地理, 除卻硬體上 (例如伺服器) 的限制外. 更深一層
是那個地方所註留的人不同. 也就是說, 同一個題材, 比方說「遊
戲甲」, 自然分割的話, 其實必然有一群人會去甲地, 另一群人會
去乙地. 而他們雖然討論的東西一樣, 但是文化不同. 如果一個地
方關掉, 並非所有人都會去另一個地方, 而會有一些甚至大部份感
到文化不合, 而不發言甚至不看的.

很多人會只貼文在自己覺得有安全感的地方, 而那地方雖然是半公
開的 (包括 blog), 但是這並非每人都知道的主流資訊. 簡單來說
, 就像一個人的地址和電話, 其實都並不算是私隱, 因為要查是一
定查到的, 但這一般來說都不是會輕易傳播的資訊.

那就是很多時大家都是透過這種「傳播困難」, 建立一個個半公開
的社區, 形成虛礙的國界, 保護自己並不會被一些與自己文化不合
的人知悉. 變成河水不犯井水, 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情況.

這也是為何會很多人對全域性的搜尋有反應的原因, 每人都需要一
個安全區域. 但那個安全區域卻也不是要全面封閉的, 他們希望以
太公釣魚的方式, 只吸納志同道合的人. 全面封閉和全面開放都不
是所求, 半公開正是目前大家都滿足的現狀.

這點也是他們不能獨立的原因, 為何不能自己開一個 BBS? 那是因
為這樣是很難得到支撐生存下去所需要的基本流通. 過度公開會導
致自身文化的被吞食和消滅, 地區則不再安全, 過度封閉或者公開
渠道不足, 卻又會導致文化因為沒有新加入者而衰落消滅.

這和經貿中, 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的分別有相似性, 完全的自由貿
易也有著一定的破壞力. 因此不少地方都採取保護主義.

會產生這衝突, 是技術發展快於制度發展, BBS 搜尋技術絕對是有
需要的. 這點也影響到日後 BBS 的興衰. 但管理哲學是有待發展,
例如搜尋器的範圍可能應該採取自由加入的方式, 在開版的理念上
, 可能也會出現接納「同題材但不同版風的版」的情況. 甚至出現
使用者資料共用等新概念. 但是除了開發技術的專才, 以及網絡外
法律的專才外, 網絡文化和網絡管理, 似乎也需要一種專業.

而這種專業是現在不算是存在的, 站長和版主都是依自己的經驗去
處事, 只有一些粗糙的指南可用, 而沒形成一種統一的學問.

因為 BBS 上人口一點也不少, 大過很多國家的小型城市, 因此管理
其實是很專業的事情. 而且可以說, 有很多層面上都是政治性居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Re: [請益] 為什麼有金色和銀色?

文章代碼(AID): #16Z5aryI (ask-why)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有金色和銀色?
時間 Thu Jul 5 10:36:35 2007
───────────────────────────────────────

※ 引述《EVASUKA (若獅子)》之銘言:
: 我感覺金色=有光澤的黃色
: 銀色=有光澤的灰白色
: 請問我這樣的感覺對嗎?
: 如果對
: 為什麼有光澤的紅色/藍色/綠色
: 不會另外分色出去?

如同推文已說, 金色和銀色不是指色彩, 而是指其材質. 而這往往
是「材質感 + 色彩」構成一個詞的.

像金色, 其實我們也常用「金黃色」去形容, 而「金色」算是撮寫
了之後的寫法. 金黃色就是指有金屬感的黃色, 即使是工科常用的
黃銅, 偶然也是金黃色的. 反而有光澤的黃色, 可能是「鮮黃色」
, 「亮黃色」. 之所以可以撮寫是因為「金色」一定是黃色, 不會
是「金綠色」.

而銀色, 我們也會用「銀白色」, 同樣就是金屬感的灰色系. 同樣
, 銀色是撮寫, 因為我們知道銀一定是白色, 不會有「銀紅」, 「
銀紫」這些顏色.

故此, 同樣地, 我們在別的顏色, 也會有這些詞.

紅色的話. 就有緋紅, 血紅, 啡紅, 這些反映的不僅是顏色也包括
材質感, 同樣也可以簡化為「緋色」, 「血色」, 「啡色」.

藍色的話, 也會有「天藍」, 「海藍」的分別.

但是, 青色也會有「天青」色, 所以在這個場合, 我們就不可能像
金色一樣將「天色」當成顏色了, 因為天色可以是青色或者藍色,
甚至是紅色, 所以我們必須注明是天藍還是天青, 這就跟金銀的情
況不同.

--

我寫的文章, 如需要轉載, 不必詢問, 請任意轉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Re: [請益] 為什麼人會怕鬼?

文章代碼(AID): #16WZ48qx (ask-why)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人會怕鬼?
時間 Wed Jun 27 17:42:30 2007
───────────────────────────────────────

※ 引述《sos3366 (慢跑鞋)》之銘言:
: 怎麼去鬼屋探險的人沒有以上的人多
: 到底為什麼會害怕呢?
: 是心理嗎 還是怕身體的傷害?

人對任何未知的事物都會感到恐懼和排斥, 這不限於生物, 即使是
死物或者是環境, 也是一樣的. 就像很多人看到昆蟲, 也會恐懼,
即使大部份昆蟲對人類都不容易構成威脅.

即使那是主義主張, 或者科技, 或者哲學, 人只要對於未知的, 普
遍的傾向便是排斥, 不知道是甚麼的東西就想要避免. 恐懼只是其
中一種表現方式而已, 排斥和避免才是本質.

如果人會對鬼怪感到害怕, 原因是在於上者. 但是近代因為資訊發
達, 不少人自幼已經有機會接觸恐怖電影, 所以鬼怪其實已經變得
形象化, 而恐懼則是因為產生了聯想而勾起的不愉快回憶. 而事實
上這些營造出來的鬼怪形象, 會可怕往往是因為跟死亡有關, 很多
鬼怪的形象都是屍體 (例如骷髏) , 人類本能上對於同類屍體會抗
拒是因為屍體令我們知道附近有致命的危險.

相對而言, 猛獸或者暴力份子, 雖然同樣暴烈, 但並非同樣的神秘
未知, 我們很清楚猛獸不能越過籠子, 暴力份子也只是人. 是因為
有限界所以才不會恐懼的.

而鬼怪之所以對某些人來說有恐懼感, 是因為如果鬼怪存在, 那他
們根本不清楚這些鬼怪的能力和威脅, 可以去到甚麼地步.

因此, 這跟恐懼的對象本質無關, 跟我們對恐懼對象認知有多少有
關係.

--

基於飲水思源的理念, 還是該打的廣告,
hkday.net --- 碩果僅存還願意和其他地區轉信的香港 BB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Re: [請益] 貧富差距 (Part 3)

文章代碼(AID): #16REdOsg (ask-why)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貧富差距
時間 Mon Jun 11 14:21:09 2007
───────────────────────────────────────

※ 引述《writerer (writer)》之銘言:
: ※ 引述《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之銘言:
: 就像過去的軟體可以符合當時的需要,所以是一個良好的軟體
: 但不代表要擴大到可以符合現在的需要,因為軟體不一定在任何時候都是良好的軟體
: 所以我問的是社會在發展過程中,是不是會自然呈現出貧富差距的加大
: 其實也就是想問有沒有一些反例,例如社會不斷發展,而且發展良好,沒有崩潰的跡象
: 且貧富差距沒有加大甚至減少的例子

那並沒有必然, 印第安人和太平洋島嶼也有很多沒有變成貧富
懸殊的族群社會的例子.

首先為何不能用自然去形容. 是因為社會本身並不是自然的,
而且並不是唯一的, 文明是一種很特殊的現象, 而且社會又會
對地理上接近的社會產生影響, 即使在一個範圍內所有社會個
體都逞現同樣的現象. 卻不能以此說明社會就普遍, 或必然是
這樣的.

但同樣是社會, 遊牧民族就沒有很嚴重的貧富問題, 貧富懸殊
基本上是農業民族的現象, 而在步向工業社會後就更顯然.

而且社會怎樣才算是發展, 本身又是另一個問題, 舉一個比較
簡要的例子, 羅馬滅亡之後的黑暗時期, 社會算是發展還是倒
退? 如果論科技藝術的話, 可不見得是在倒退. 但這卻是歷史
上聞名的倒退期, 黑暗時期.

社會和經濟都沒有永續的, 任何社會或經濟到最後都會崩潰或
者衰落. 因此, 至少需要一些客觀的標準才可以判斷事情, 只
可以說貧富的增加能夠看得出是從社會複雜化產生的, 卻不可
以把這看成一種正變的關係.

其中有一點必須要先定義的, 就是社會的最高價值是甚麼, 也
就是社會因何而存在.

: : 社會是一定能承受任何貧富差距的, 視乎用甚麼方式而已, 但
: : 結構良好的社會應該是社會裡成員能夠發揮其最大潛能, 以及
: : 能夠適當地根據外在環境變革.
: 「能夠適當地根據外在環境變革」這話可以理解,也很合理
: 但「社會裡成員能夠發揮其最大潛能」就不知道所謂的潛能是指什麼樣的潛能
: 不同的解讀似乎會得到不同的結論

打從一開始這就並非用來導致唯一結論的, 這是通則. 如果有
必要檢討社會的結構, 或者比較, 這通則是不可以忽視的.

: : 我們不可以用無根據的「可能性」去作出定論. 我們只能推估
: : 趨勢.
: 那財富和權力的下放降低貧富差距以後,通常還會有什麼連帶影響?
: 我比較想了解的是貧富差距增大或減少的原因

那就是中下層消費的市場會擴大, 高層消費的市場會在比例上
減少. 以食物為例, 就是生產雜糧, 五穀等的市場會增大, 魚
子醬, 魚翅等奢侈食品在比例上會減少. (但很可能實際市場
大小反而增加)

一般認為一個較為均富的社會, 能夠刺激社會的多元性, 各種
產業比較有可能發展. 而貧富懸殊的社會, 則因為社會資源傾
向於少數人手上, 這也意味著這社會會發展的一切科技, 文化
與藝術, 都是傾向於那少數人的愛好, 需要和口味.

另外這也有關生產的積極性, 如果我們不假設人類是愛好工作
的話, 那麼人類必須要有足夠誘因也就是回報才會努力去投入
工作. 太富有的人會懶惰, 太貧窮則會感到絕望而放棄, 得過
且過. 而最能刺激個人生產力的, 是在改善個人社會狀況有明
顯希望, 並有可見途徑的景況.

過度的貧富懸殊, 會導致貧困階層喪失了生產力, 因為他們即
使有想像力或計劃想實現, 也因為資源的極度不足而導致成功
率過低, 比方說, 某些第三世界國家一個工人即使再努力工作
, 他的所得基本上也無法以任何途徑(包括做小本生意)改善他
目前的生活狀況, 那他就會有更大機會放棄.

: : 社會所製造的機會平等並非就那樣提供「機會」, 而是提供所有
: : 人為的「可產生機會的環境」. 原本現代的教育制度就是義務和
: : 強迫教育, 打從一開始我們就是在強迫他們讀, 亦僅此. 政府能
: : 做的是提供制度和政策, 而不是提供結果. 機會平等也是一種原
: : 則, 而不是一種結果, 如果有小孩讀了很多書準備當醫生然後被
: : 雷劈死了, 那是上天對他不公平, 但這不等於說政府沒在遵守機
: : 會公平的原則去施政.
: 不知道現在一般是怎麼看待貧富差距的
: 一般是不是認為應該要降低貧富差距?
: 有沒有認為應該要加大貧富差距(或是不阻止貧富差距)的看法?或是其它的看法?
: 我想了解的是各種對貧富差距的解讀

沒有統一的定論, 貧富的問題不在於差距, 而是在於社會有充足
資源去制止貧窮卻還是任由貧窮發生的問題.

而貧窮本身會帶來很多副作用, 包括教育程度低落所導致的道德
和犯罪的問題, 醫療不足導致的衛生, 傳染病的問題. 過度生育
導致低質素人口增加的問題.

通常認為貧富問題會導致社會將要負擔長遠的社會成本, 特別是
教育和民生用品, 醫藥品, 營養的欠缺, 會導致幾何增加的治安
, 衛生問題. 最終禍及整個社會以及需要更多的成本, 例如警察
, 醫院資源去解決.

故此, 若以上的條件都得以滿足的話, 即使收入有分別, 「貧富
懸殊」的問題會減低很多的.

--

基於飲水思源的理念, 還是該打的廣告,
hkday.net --- 碩果僅存還願意和其他地區轉信的香港 BBS

--

Re: [請益] 貧富差距 (Part 2)

文章代碼(AID): #16QsCn0n (ask-why)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貧富差距
時間 Sun Jun 10 10:34:23 2007
───────────────────────────────────────

※ 引述《writerer (writer)》之銘言:
: ※ 引述《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之銘言:
: : 對於勞動回報欠缺保護甚至完全沒有認為需要保護的社會, 貧富差
: : 距將會拉大. 因為將會出現更多需要勞動但無法得到足額回報的人
: 如果說沒有貧富差距僅存在於社會剛形成的時候
: 而社會的複雜化會帶來貧富差距
: 那可不可以說貧富差距屬於社會發展的正常現象
: 而且社會發展程度越高,貧富差距也就越大?
: 甚至可以說可以承受超高貧富差距的社會,就是結構良好的社會?

不可以將事情廣泛的去看, 當然這可以說是正常現象, 但社會
原本怎樣才算正常是一個問題. 而正常現象不等於不會導致社
會的衰落或者滅亡, 毫無疑問地, 當一個社會的貧富差距去到
一個大部份人即使努力也只得貧困的水平時, 那社會自然地傾
向崩潰.

社會是一定能承受任何貧富差距的, 視乎用甚麼方式而已, 但
結構良好的社會應該是社會裡成員能夠發揮其最大潛能, 以及
能夠適當地根據外在環境變革.

事實上我們應該排除掉「良好」, 「正常」這類主觀概念.

: : 富有者自願下放財富和權力 (例如資本家對員工增薪) , 或者社會
: : 結構崩潰.
: 想過一種可能性,如果富有者下放財富和權力
: 是不是意味著懂的把握機會的人,將來有可能創造更巨大的貧富差距
: 也就是說即使富有者自願下放財富和權力,也不會降低貧富差距
: 即只有社會結構崩潰才能真正重回貧富均等的狀況,可以這樣說嗎?

我們不可以用無根據的「可能性」去作出定論. 我們只能推估
趨勢.

: : 這是中性的, 就像人躺下來可以是休息, 可以是睡覺, 可以是昏迷
: : , 可以是死了一樣. 貧富差距只是一個可以看到的外在結果, 不能
: : 用泛義的「好」和「壞」去檢量這件事.
: 意思是貧富差距本身並不是問題,只是一個可以觀察到的現象?

可以觀察到的現象不等於是否問題, 而是否問題也只是視乎你用
甚麼標準去預量, 總之, 如果沒有「好」和「壞」的標準, 是不
能用「好」和「壞」去討論一件事.

: : 透過當醫生的方式參與生產, 而當醫生必須要接受教育, 而他因為
: : 家庭無法墊付學費而無法得到教育, 那就是機會不平等.
: : 對於沒有興趣參與該項生產的人, 則不計算在內.
: 可是受教育的通常是不到二十歲的小孩或青少年
: 在這個階段通常很少人會預定將來的事業吧
: 而希望當醫生的人,很可能已經是二、三十歲非學齡的人,這又要怎麼算呢?
: 也就是為了將來的機會平等,就應該要強迫小孩讀書才對?甚至要早點立下志向?
: 但似乎又不太符合「對於沒有興趣參與該項生產的人則不計算在內」的原則
: 懂的創造未來機會的長輩也就有可能強迫小孩讀書
: 總感覺機會平等是可遇不可求的

社會所製造的機會平等並非就那樣提供「機會」, 而是提供所有
人為的「可產生機會的環境」. 原本現代的教育制度就是義務和
強迫教育, 打從一開始我們就是在強迫他們讀, 亦僅此. 政府能
做的是提供制度和政策, 而不是提供結果. 機會平等也是一種原
則, 而不是一種結果, 如果有小孩讀了很多書準備當醫生然後被
雷劈死了, 那是上天對他不公平, 但這不等於說政府沒在遵守機
會公平的原則去施政.

--

基於飲水思源的理念, 還是該打的廣告,
hkday.net --- 碩果僅存還願意和其他地區轉信的香港 BB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Re: [請益] 貧富差距 (Part 1)

文章代碼(AID): #16Pxgqwu (ask-why)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貧富差距
時間 Thu Jun 7 15:58:41 2007
───────────────────────────────────────

※ 引述《writerer (writer)》之銘言:
: 對貧富差距有幾個疑問
: 什麼樣的社會沒有貧富差距?又什麼樣的社會貧富差距最大?

社會結構越簡單的越不會有貧富差距, 而社會結構越複雜的, 越可
能導致貧富差距.

有貧富差距的原因雖然很多, 但最基底的一個條件, 是財富累積的
手段多寡, 以及安全性. 如果社會文明程度不足的話, 財富本身就
不容易累積, 若果沒有冰箱, 農產品即使豐收了也很多都不能留下
來, 如果沒有銀行, 你所能擁有的財富就一定是實物而不是信用通
貨. 如果社會的治安和法律基制未完備, 你擁有財富也只是被人劫
掠偷竊的對象.

因此貧富差距本身首先源自社會的複雜化. 使財富得以屢積, 而不
會因為搶劫等自然手段而回復均等.

而財富, 本身可以視為「在社會可支配的動力和資源」, 因此對於
對於勞動回報欠缺保護甚至完全沒有認為需要保護的社會, 貧富差
距將會拉大. 因為將會出現更多需要勞動但無法得到足額回報的人
, 而他們勞動所生產的, 將會娶到另外的人的財富中.

: 已經存有貧富差距的社會,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貧富差距才會下降?

富有者自願下放財富和權力 (例如資本家對員工增薪) , 或者社會
結構崩潰.

: 貧富差距的下降到底是好還是壞,或者都有?或問貧富差距的增加一定是不好的嗎?
: 為什麼?

這是中性的, 就像人躺下來可以是休息, 可以是睡覺, 可以是昏迷
, 可以是死了一樣. 貧富差距只是一個可以看到的外在結果, 不能
用泛義的「好」和「壞」去檢量這件事.

: 看到有人說貧富不平等要分為︰機會不平等、過程參與不平等、結果不平等
: 那機會不平等是指什麼意思?指應該參與的人的機會嗎?還是包括最後也不會參與的人?

我只依自己的判斷來答, 我認為那是有想法要參與某種生產, 但因
為某些社會因素而沒有任何合理途徑可達成. 比方說, 如果有人想
透過當醫生的方式參與生產, 而當醫生必須要接受教育, 而他因為
家庭無法墊付學費而無法得到教育, 那就是機會不平等.

對於沒有興趣參與該項生產的人, 則不計算在內.

: 常常聽人說起貧富差距,不過資料卻很難找
: 是不是因為貧富差距是近代才開始受到重視的緣故?

因為這並非單一成因構成的問題, 而是眾多社會問題綜合的結果,
而大多數人都只能從自己熟悉的泛籌上解釋. 例如共產主義者會將
貧富差距歸究於生產資料的不平等, 而反殖民主義者會將這歸究於
過往對殖民地剝削的循環後果, 也有人歸究於即使現在已有普及教
育, 但上一代受的教育的差別導致了學習資源不平等. 這並非一個
可以輕易斷言的問題.

: 感謝回答m(_ _)m

--

基於飲水思源的理念, 還是該打的廣告,
hkday.net --- 碩果僅存還願意和其他地區轉信的香港 BB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Re: [請益] 人造石油?

文章代碼(AID): #160jES_Q (ask-why)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人造石油?
時間 Fri Mar 23 03:06:02 2007
───────────────────────────────────────

※ 引述《kigan (鬼葬)》之銘言:
: 有很多東西可以用人造的
: 那石油有辦法用人造的嗎?
: 不知有沒有人從事這類型的研究呢?

首先有一件事很重要的, 便是「人造____」往往只是某種, 或者某幾種主要
用途的代替品而已, 就像人造肉, 那當然並不是肉, 嚴格來說你叫他齋菜更
像. 而且所謂人造肉只是一種「食物」, 但其實「肉」本身不僅是食肉, 身
體用來活動的肌肉也是肉, 這個就不是現在所謂的人造肉所做得到的.

如果能夠有辦法直接生產那種東西, 就不叫人造, 所以我們在田裡種出玉米
不叫人造玉米, 即使那些玉米種出來大部份都是人為的成果, 甚至本身也經
過多番人為的改造. 但那是貨真價實的玉米, 玉米能有的用途它也有.

而人造石油並非石油, 所以即使造出來, 也不能具有石油的一切特質, 亦即
是並不是完全的代替品. 雖然不好說出來, 但很多時人們的想法中, 只是單
單把石油當成燃料看, 單從「液體燃料」這方面而言, 代替品是很多的, 而
「人造燃油」便是此一類.

但石油本身作為工業原料卻是難以代替的, 其中最影響我們的, 是塑膠, 當
你看看我們周邊有多少的塑膠產品, 以及那是多麼的方便的時候. 就意識到
石油的重要性.

--
網絡, 對於很多人而言, 可能僅是娛樂, 至少香港人普遍有這想法.
但是, 我卻認為, 只要人類文明在未來不衰落和滅亡, 那麼, 我們的
文明將不會脫離網絡. 我們將會是這百年, 甚至千年歷史裡的先民.

BBS, 作為一種古老而深厚的網絡文化, 會在歷史上有著怎樣的位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